长江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标志性象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站稳人民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推进。2017年初,《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提出“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2022年1月,为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大力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地区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2023年10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在武汉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总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工作,部署下一阶段任务。
随着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投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1月起,湖北、四川、江苏、青海、江西等地因地制宜开展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各省份积极参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科学规划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等,打造科学合理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工作布好局、走好路。在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的大背景下,一批标志性建设项目相继实施,一批重点基础工程建设陆续展开,一批重点建设区示范先行,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家底不断夯实,保护状况持续改善,展览展示水平极大提升,宣传教育功能日益彰显,综合效益有效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空间不断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弘扬。
沿线群众共建共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育民、惠民、利民成效彰显。长江沿线13个省区市着力打造精品特色活动,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参与,将长江文化融入群众生活。湖北推出长江主题展览和“漫步江城——开启长江文明之旅”长江灯光秀等系列活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与句容市、仪征市联手开展了“跨江沿江 互通互融”宁镇扬核心区长江文化保护与传承主题活动,安徽省在特色景区打造人文教育与文化体验功能区,四川泸县着力构建龙舞、龙桥、龙雕“三位一体”的龙文化保护传承体系……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活动平台,带动了各色活动开展,不断激活长江文化发展要素。
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意义重大。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原则方法,为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发展中华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在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彰显了我们党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担当。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生动体现了“两个结合”。一方面,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具体实际,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向长江沿线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平衡和更为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解决之道。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肩负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的使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综合考虑长江干流区域和长江经济带区域,涉及上海、安徽、重庆、云南、西藏、青海等13个省区市,形成了羌藏、巴蜀、滇黔、荆楚、湖湘、赣皖、吴越等文化区,为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肩负着全面推进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的重要使命,是挖掘弘扬长江文化内涵、守护中华文化传承溯源、注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的现实映射。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创建的坚强阵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由我国高度认同、能够代表国家形象和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文物和文化资源组成。“三星堆”“三苏祠”等文物和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代表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的来源。中国共产党在长江流域创建的井冈山、湘鄂赣、湘鄂西、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弘扬了红色革命文化,凝练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是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路径。未来,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需要践行以下六大路径。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发展方向。整合长江红色文化故事、文献、遗迹,形成红色教育精品路线;通过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
二是进一步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如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文化建设必须回答的问题。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文化发展的首位,同时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带动更多长江故事向群众文艺作品转化;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平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现实情境,吸引更多群众共建共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三是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使命。把握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大机遇,系统阐释长江文化精神内涵,深入挖掘长江文化时代价值,鼓励打造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给予游客丰富精神文化体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旅游精品产品。通过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四是进一步推动长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向历史,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忘本、不忘源,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与历史教育相结合;面对未来,要坚持“扬弃、创新”,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大力传承长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五是进一步推动长江沿线地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要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积极提炼总结巴蜀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滇藏文化、黔贵文化、岭南文化、江淮文化等长江文化体系,将其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注重发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文化需求牵引文化供给、文化供给创造文化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推动长江沿线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六是进一步加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结合“海上丝绸之路”等中华历史文化积淀,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特色景观;融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鼓励对外文化交流,以更为积极的心态、更为开放的胸怀、更为主动的行动,打造彰显大国自信的文化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