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他山之石

超额存款转化为消费须从多方着力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在新增存款中占比为64%。

从单月来看,1月份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2月份住户存款增加7926亿元;3月份住户存款增加2.9万亿元。

另外,从2022年人均居民存款10强省份出炉名单来看,北京人均存款接近27万元,居全国首位,也因此冲上微博热搜。与此同时,也让人们对超额储蓄如何转化为消费再度引发关注。

据中信证券测算,自2019年以来,我国居民共积累了10.8万亿元超额存款。其中,疫情期间消费下滑贡献约4.9万亿元,房地产销售下滑贡献约3.0万亿元,理财回表贡献约2.6万亿元。如此庞大的居民存款如何转化为消费备受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漆云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把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需要短期和长期政策相结合,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来发力。

从需求侧来看,在一些重要领域可以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支持。比如,现在正在使用的各类消费券,对其中一些效果较好的政策可以继续发力,尤其是对一些消费占比较高的大宗消费品多采取一些鼓励政策。此外,在旅游、服务消费方面,也可以通过消费券形式促进其消费。今年以来,服务市场恢复得较快较好,要抓住此契机。

在供给侧方面,对消费增长和升级较有利的领域或产业,前期所采用的一些纾困政策还可以继续延长,包括房租减免、税费延期缓期等政策。

针对最近一些地方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漆云兰认为,这是非常好的货币政策工具,随着利率下调,居民的存储意愿会降低,消费意愿会增强。

此外,漆云兰强调,长短政策相结合,既要注重短期政策的效果,同时还需要中长期政策的支持,通过一系列政策发力,把短期的效益延长,形成一种可持续、长效的促进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努力改变长期以来储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情况。


    
上一篇:
下一篇: